
河鲀-河鲀鱼可以吃吗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河豚的习性特点
- 2、河鲀是什么鱼?
- 3、河鲀为什么又叫河豚呢?
河豚的习性特点
河豚的齿为愈合齿,呈鸟喙状。若身体相互接触或密度过高时,有疯狂厮咬的习性,这可能是该鱼有争夺、占据生活空间习性的反映。
河鲀的食性杂,以鱼、虾、蟹、贝壳类为食,亦食昆虫幼虫、枝角类、桡足类以及高等植物的叶片和丝状藻类。在生殖洄游期间一般很少摄食。自卫 河鲀的体型***,主要依靠胸鳍推进。
河豚的身体短而肥厚,生有毛发状的小刺;上下颌的牙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,好像一块锋利的刀片,这使河豚能够轻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。
河豚生性胆小而贪婪,上下颚各生2个板状牙齿,其食道结构特殊,向前腹侧及后腹侧扩大成囊,遇敌害时能吸入水和空气,使胸腹部膨胀如球,浮于水面,被捕获后,虽离水亦能吸气膨胀,发出咕咕的声音。
淡水豚是哺乳动物里面最亲和人类的哺乳动物,可爱。河豚习性特点河豚的体形比海豚大,它们可以长到3米长。与海豚不同的是,它们的头部可以旋转90度,这使得它们在复杂的河道中占据优势。
河豚的身体短而肥厚。河豚生有毛发状的小刺。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作头盔。河豚的上下颌的牙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,好象一块锋利的刀片。这使河豚能够轻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。
河鲀是什么鱼?
河鲀(Tetraodontidae;puffer fishes),为硬骨鱼纲鲀科鱼类的统称,俗称河豚。生活习性 洄游 每年3月由外海游至江河口的咸淡水区域产卵。
河鲀,为硬骨鱼纲鲀科鱼类的统称,俗称河豚。自古以来中国食用的河豚皆生息于河中,因捕获出水时发出类似猪叫声的唧唧声而得名河豚。
河豚既属于淡水鱼也属于海水鱼。河豚的学名叫做河鲀,泛指所有的硬骨鱼纲、鲀形目、鲀科的各属鱼类,之所以被称之为豚,是因为大多数鲀科鱼都长得像豚多在河口出没,所以称之为河豚。
河鲀为什么又叫河豚呢?
1、人们最早发现魨是在河里,河豚是魨形目鱼的俗称,因此被叫做河豚。
2、因捕获出水时发出类似猪叫声的唧唧声,且自古以来我国食用的河豚皆生息于河中,因此而得名“河豚”。河豚遇到外来危险时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,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,借以自卫。
3、河豚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活,所以在海里也还是同样叫河豚。河豚生活在北纬45度至南纬45度之间的海水、淡水等水域。河豚之所以能生活在海里,是因为它有洄游习性,因此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活。
4、它的名字虽然叫河豚,但其实它们中的大多数是生活在海洋中的,只有少数几种会进入到江河中。河豚分布在太平洋、印度洋和大 西洋的温暖海水中,一般它们都在水底活动,以虾、蟹、贝类和小鱼为食,是个贪吃的家伙。
5、河豚有洄游习性,在海水和淡水中河豚都能生活,因此在海里也可以叫河豚。河豚一般生活在北纬45至南纬45之间的海水、淡水等水域。少数河豚种类在生殖季节溯河进入江河产卵,翌年春回到海里,也可在长江及通江湖泊中定居。
作者:xinfeng335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anhao09.cn/post/7209.html发布于 -60秒前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