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xinfeng335

泻黄散的功效与作用-泻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除湿

xinfeng335 今天 70
泻黄散的功效与作用-泻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除湿摘要: 本文目录一览:1、治疗眼睛胀痛的中成药2、泻黄散喝泻脾散以样吗...

本文目录一览:

治疗眼睛胀痛的中成药

【用法用量】一次1丸,冬春季每晚服用1丸。 视力模糊——中医喜欢用——特灵眼药。明目消炎,可以治疗眼睛红肿刺痛或者轻度沙眼等疾病 。 跌打骨伤——中医喜欢用——豹骨木瓜酒。

故可内服中成药杞菊地黄丸、明目地黄丸、养血安神片、逍遥丸等。

肝肾同源,肝肾阴虚后要滋阴补肝肾,建议中成药:六味地黄丸,滋补肝肾丸。平时生活中多吃青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豆类食品。 最后则是要健脾胃。针对五脏六腑或不同部位的火气,服用清热解毒药物,如黄芩、黄连、黄柏、栀子等。

泻黄散喝泻脾散以样吗

前者是清泻与升发并用,兼顾脾胃;后者是以清胃凉血为主,兼以升散解毒,此为两方同中之异。

【方名】 泻黄散(又名泻脾散)【异名】泻脾散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)。

泻黄散--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 【别名】泻脾散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)。 【处方】藿香叶21克,山栀子仁3克,石膏15克,甘草90克, 防风120克(去芦,切,焙)。

泻黄散的药理

泻黄散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,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湿热毒邪,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,从而达到清热利湿的效果。湿热毒邪是一种常见的病因,如果不及时治疗,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,如痢疾、疮疖等。

脾属中土,其色为黄,开窍于口,其华在唇、四白,脾火亢盛,则口疮、烦渴诸证由生。本方「为脾胃蕴热而设」(张山雷),既清泻脾中伏热,又振复脾胃气机,虽名「泻黄」,而独以风药为重,是散火即所以泻火。

【方名】 泻黄散(又名泻脾散)【异名】泻脾散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)。

泻黄散是一种中药方剂,主治脾胃伏火证。目疮口臭,烦渴易饥,口燥唇干,舌红脉数,以及脾热弄舌等。

【方六】泻黄散 【出处】《小儿药证直诀》 【组成】藿香叶20克,山栀3克,石膏15克,甘草90克,防风120克。 【功用】泻脾胃伏火。 【主治】治疗脾胃伏火循经上炎,而致牙龈肿胀、牙齿疼痛诸症。

这是古方泻黄散:防风四两 藿香七钱 栀子炒黑一两 石膏五钱 甘草二钱 为末微炒香,蜜酒调服。如果纯守古方的话,栀子应为30g 甘草应为6g 。事实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,经常化裁,以求得自己满意的效果。

泻黄散的概要

1、泻黄散是一种中药,主治脾胃伏火证。目疮口臭,烦渴易饥,口燥唇干,舌红脉数,以及脾热弄舌等。

2、泻黄散是一种中药方剂,具有清热利湿、解毒排脓、止痛消肿等功效与作用。

3、泻黄散是一种中药方剂,主治脾胃伏火证。目疮口臭,烦渴易饥,口燥唇干,舌红脉数,以及脾热弄舌等。

4、清热 泻黄散与清胃散同有清热作用,但与清胃散不同的是,清胃散清胃凉血,主治胃热牙痛、或牙宣出血、颊腮肿痛者。

5、又振复脾胃气机,虽名「泻黄」,而独以风药为重,是散火即所以泻火。立此方者,可谓深得《内经》「火郁发之」之微旨。服本方可使脾火清泻而正气无伤,诸证得愈。「泻黄」,即泻脾经之热,故名「泻黄散」。

泻黄散的功效与作用-泻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除湿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作者:xinfeng335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anhao09.cn/post/12520.html发布于 今天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