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河豚毒-河豚毒素中毒多死亡
本文目录一览:
河豚为什么有毒
河豚有毒是因为它身上寄生的弧菌在生长时会分泌毒素。河豚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吃掉很多带有弧菌的小藻球和小海螺,因此这些弧菌及毒素也被传递到河豚体内,从而让河豚带有毒素。
首先,河豚的肝脏和卵巢中含有一种名为河豚毒的神经毒素,这种毒素使得河豚成为了水生动物中最为致命的毒物之一。当河豚受到惊吓或者在繁殖期时会释放毒素,对捕食者和人类都会造成严重威胁。
有的河豚鱼内脏部分有剧毒,肌肉部分是没毒的。一般来说,河豚毒素卵巢含量最多,肝脏次之,血液、眼睛、鳃、皮肤都含少许,肌肉中不含TTX。但鱼死后内脏中的毒素可以渗入肌肉,此时肌肉中也含有少量的TTX(河鲀毒素)。
河豚鱼体内的毒素并不是它自己产生的,而是由寄生在它体内的细菌分泌出来的。除了河豚,在一些蛙类、螺类和红藻等体内都有河豚毒素,这些毒素也是细菌分泌的,而这些细菌,则是通过食物链进入到生物体内的。
它是一种神经毒素,人食入豚毒0.5mg-3mg就能致死。毒素耐热,100℃8小时都不被破坏,盐腌、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。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、呕吐、四肢发冷,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。
河豚的毒在哪里?
1、卵巢、肝脏、肾脏、眼睛、血液中含有剧毒。河鲀鱼的毒性分布有以下五个特点:河鲀鱼体内含毒量在不同部位有差异。一般来说,卵巢含量最多,肝脏次之,血液、眼睛、鳃、皮肤都含少许,肌肉中不含TTX。
2、河豚的毒素主要分布在卵巢和肝脏,其次是肾脏、血液、眼睛、肠胃、鳃和皮肤中。在食用河豚时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清理干净,以免产生中毒反应。
3、河豚的血液和内脏部分含有剧毒,其中以卵、卵巢和肝脏最毒,其次是肾、血液、眼睛、鳃和皮肤,河豚的肌肉并没有毒素。
4、河豚鱼的毒素主要存在于卵巢和肝脏部位,其次在肾脏,血液,眼睛、鱼鳃、鱼皮等部位,有的河豚鱼,肉中也含有毒素。冬季和春季间,卵巢毒素 的毒性最大,如果人们吃了如手指般大的一块鱼卵,就会严重中毒。
5、河豚的肝、脾、肾、卵巢、睾丸、眼球、皮肤及血液均有毒。以卵、卵巢和肝脏最毒,肾、血液、眼睛和皮肤次之。
河豚鱼的中毒是有特效药的。()a对b错
河豚中毒没有特效药 河豚中毒的元凶是河豚毒素,虽然 医学 界一直在寻找它的可行,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 解毒 药物,因此一旦发生河豚中毒是十分危险的。
河豚中毒怎么办(1)河豚中毒没有特效药河豚中毒的元凶是河豚毒素,虽然医学界一直在寻找它的可行,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物,因此一旦发生河豚中毒是十分危险的。
河豚毒素对热稳定,于100℃处理24h或120℃处理20-60min方可是毒素完全破坏。在烹调过程中河豚毒素是很难除去。
其加工废弃物应销毁。对于河豚鱼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,发生中毒以后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,尽快使毒物排出,并对症治疗。预防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管理部门严查,禁止零售河豚鱼,如果发现,将河豚鱼集中妥善处理。
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的强神经毒,最早由日本Dr.Tahara由河豚鱼的卵巢内分离出来的,所以称为河豚毒素(Tetrodotoxin)。它是一种多氢喹唑啉化合物生物碱,其毒性较氰化钠大1000倍。一般在春、夏季及卵巢孕育阶段毒性最强。
河豚鱼的肝脏、卵巢和鱼子的毒性最强。发生河豚鱼中毒者,一般会出现手指、唇和舌有刺痛,并出现呕吐、恶心、四肢无力、腹泻、身体摇摆,甚至全身瘫痪、麻痹,渐至死亡。
河豚的毒在哪里?如何去除?
最后把河豚肚皮上的脂肪去掉,排干净里面的血水,再把河豚放在清水中漂洗二十分钟以上即可。
河豚的毒性主要存在于性腺、肝脏、脾脏、眼睛、皮肤、血液等部位,卵巢和肝脏有剧毒,其次为肾脏、血液、眼睛、鳃和皮肤,精巢和肉多为弱毒或无毒,因此在处理河豚时一定要先将这些部位去除干净。
河豚的毒素主要在眼、血、卵巢、肝脏等部位,首先用小刀割去鱼鳍,切除鱼嘴,挖除鱼眼,剥去鱼皮,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、肝脏、卵巢和肾等含剧毒的内脏,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清水中将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净。
在熟制河豚时,一定要严格细心地除去河豚的内脏、眼睛,剔去鱼腮,剥去鱼皮,去净筋血,用清水反复洗净。
作者:xinfeng335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anhao09.cn/post/10428.html发布于 -60秒前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